三亿体育昨日(2023.10.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
今年,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要加强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和全社会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早期识别能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科首席专家郑毅表示,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跟整个人群的心理健康是密切相关的,因为儿童的问题会影响到成年。所以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问题,特别需要社会来关注,因为误区非常多。
专家呼吁,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要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将预防关口前移,促进家庭、学校、社会、医疗机构协同推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
专家介绍,儿童青少年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家长和老师要多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全方位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科首席专家郑毅表示:“我们的生活交往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前孩子们在一起,你追我打地互相玩,互相有规则有秩序的这样的一些游戏,现在基本上都是关在家里自己学习,所以他不懂得规则性的这些东西,一有竞争压力,他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还有很严重的就是睡眠的不足,学习压力过大,而能力方面培养不足,所以这种不平衡才是导致孩子承受能力差的最重要的原因。”
专家介绍,儿童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主要有两类原因,一个是个体内部特质,一个是环境因素。
儿童青少年要面临青春期自我同一性的建立、自尊水平的维持等多项任务,所以容易情绪波动、自尊水平不稳定等。
遗传因素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和发展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尤其是神经发育障碍,如孤独症,多动症等,家族聚集性明显。
家庭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文化程度、家庭关系、家庭经济状况等。不良的生活环境是导致儿童青少年情绪问题发生的重要外部因素。
在家庭生活方面,不健康的父母教养方式和不良的家庭功能是儿童青少年抑郁形成的重要因素。
在学校生活方面,学生面临较大的学业压力,睡眠不足和过度使用电脑都会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专家介绍,目前社会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到2022年底,我国60%的二级以上精神专科医院设立了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30%的儿童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精神心理门诊。
10月10日,广州市公共卫生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市属部分成员单位,以及市和海珠区精神卫生中心在海珠区晓港公园举办主题现场宣传活动三亿体育。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从活动中了解到,开学前后是儿童、青少年致电心理援助热线的集中期。专家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营造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大环境三亿体育。据悉,广州市拟出台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在全国先行先试,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提供法治保障。
广州市心理援助热线年,是目前全国接听量第二大的心理援助热线。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社区精神科主任周亮介绍,近年来通过该热线电话求助的儿童、青少年呈上升趋势。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副院长杨婵娟表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不仅仅是他们本身的问题;全社会都应该给予关注,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大环境。
“当有的家长发现孩子一段时间学习以来不认真、不集中注意力,可能会简单地认为孩子想偷懒或者学习状态不好。实际上,很多时候学习状态的变化可能就是情绪问题早期表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社区精神科主任周亮说。
另外,就是性格、饮食、睡眠上的变化。比如本来活泼开朗的孩子突然不爱和人说话交流;以前睡得比较安稳的,现在睡眠出现了失眠或者早醒这一类的表现。杨婵娟表示三亿体育,当这种“和以前不一样”的状态持续超过一周的时间,就需要警惕是否出现心理问题。
从家长的角度,专家介绍,当发现孩子有上述苗头时,首先应该帮孩子理清楚,是否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哪些困难,积极寻找、解决压力、烦恼的方法。
“(遇上心理问题的)孩子情绪的痛苦是真实存在的,希望家长能以平和、理解三亿体育、接纳、支持的心态去和孩子一起谈谈,最近是不是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上遇到了什么困难和烦恼,这样才能让孩子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如果一上来就‘你怎么又不好好学习’‘怎么还没写完’这种批评的方式,可能会让孩子关上心门。”周亮说。
从医学上来讲,孩子出现上述苗头,心理状况究竟是否出现了异常,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
杨婵娟介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少科建立了国内领先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评估体系,从家庭、个体成长环境、营养状况、遗传、生长发育过程、人际交往及应对模式,压力与生活应激事件等等全方位的多角度的评估。
“综合评估后,我们可以了解孩子是否真正患上了心理疾病、是哪一种疾病、严重程度如何,再采用个体化的综合干预。不仅包括对孩子个体的心理弹性训练、社交技能训练,根据评估情况还可能会对家长、团体进行干预。”
对于经评估确实患上心理疾病的儿童青少年,该院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中医治疗、物理治疗等相结合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法。“确实是属于心理疾病的,不能够因为忌讳它就不去治;它跟高血压、糖尿病、感冒发烧、肺炎一样,都是疾病三亿体育,是病就得按病来治。药物治疗还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式。”
在谈到一些患儿家长因为担心副作用而拒绝让孩子服药时,杨婵娟表示:“‘是药三分毒’。但既然是拿来治疗疾病的药,肯定是对病情有帮助、利大于弊。服药过程中,医生会密切监测是否出现副作用,大部分都是困倦或者身体的短时间不舒服,通常经过一周左右的适应期后,这些不适就会消失。所以家长也尽可能放心,对于医生判断需要服药治疗的孩子,需要坚持按医嘱服药。”